決策,俗話說“一棋走錯,全盤皆輸”。管理的首要職能就是決策,特別是企業戰略決策,它決定了組織全面、長遠、根本的發展。
在這個處處充滿不確定性的新經濟時代,決策失誤正在成為中國企業未來最大的風險,而且是致命性的。有研究表明,世界每1000家倒閉的大企業中,就有85%是因為經營者決策不慎造成的。
華為:集體領導與集體決策
2004年開始,在任正非的建議下,華為成立了EMT(經營管理團隊),由任正非和孫亞芳、費敏、洪天峰、徐直軍、紀平、徐文偉、胡厚崑、郭平“八大金剛”組成,實行集體領導、集體決策。
除了CFO紀平的工作過于專業而相對穩定之外,華為的其他七員大將都沒有固定的分管領域,而是在市場、研發、人力資源等部門輪流坐莊,一方面有利于熟悉各業務領域,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形成小圈子。
2011年之后,華為開始實行輪值CEO制度,集團層面由3位輪值CEO各自主持半年,實際上仍然是集體領導、集體決策。不同的是,華為又成立了運營商、企業、消費者三大業務集團,將日常的管理決策權下放給了各大業務集團的EMT。這種新的管理架構有利于各大業務集團聚焦自己的領域,并作出更加靈活的決策。
任正非表示,華為有兩個決策體系,一個決策體系是以技術為中心的理想體系,一個決策體系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戰略Marketing的現實主義。
1什么是戰略?
什么是戰略?戰略是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目標所作的方向選擇、重大取舍和所采取的關鍵舉措,以及對資源分配優先次序的鍥而不舍的承諾。
關于取舍這個觀念,任正非任總說:“戰略,戰略,關鍵是在略,沒有舍棄、沒有放棄就沒有戰略?!?/span>
2什么是一個有價值的公司?
什么是一個有價值的公司? 短期看盈利能力,中期看核心競爭力,長期看產業格局和可持續性。
3“領先三步就是先烈”
技術非常重要,但是如果這個技術是不符合客戶需求、超越客戶需求,或者達不到客戶需求要求的,那它對企業的商業目的來說就是沒有價值的。
“領先半步是先進,領先三步是先烈”,這也是企業在投入研發的時候要把握的一個尺度。
4“深淘灘,低作堰”
“深淘灘,低作堰”是華為公司的大戰略。
深淘灘,就是確保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投入,確保對未來的投入,即使在金融危機時期也不動搖;同時不斷地挖掘內部潛力,降低運作成本,為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.....
低作堰,就是節制對利潤的貪欲,不要因短期目標而犧牲長期目標,自己留存的利潤低一些,多一些讓利給客戶,以及善待上游供應商。
5 如何做生態?
開放、競爭、合作。搭大船,傍大腕,跟著主潮流走;整合優秀企業,整合他們的技術優勢、成本優勢、質量優勢,主要是質量優勢,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技術優勢。
阿里: 為了活命,先搞條路出來
2017年年初,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湖畔大學上分享了自己戰略決策的核心秘籍。張勇認為, 戰略是打出來的,已經總結出來的戰略基本跟你沒關系。
“世界上聰明人很多,勤奮人也很多,既聰明又勤奮的人更多。那跟你有什么關系呢?肯定是世上本沒有路,為了活命,先搞條路出來?!?/span>
舉個例子,雙11怎么來的?張勇稱,雙11是為了活命來的,為了活命想出來的,雙11是2009年第一次,那個時候的狀態,在艱苦的突圍找出路的時候,東試試看、西試試看。
| ||